近年来,快递正成为国内迅速发展的行业之一。据中国快递协会透露,今年13家国内主要快递公司光在硬件方面的投入就超过了每家10亿元,这些投资包括新增和改扩建分拨中心15多个,增加操作场地超过200万平米,新增干线车辆约4000辆。除此之外,信息系统、自动化分拣、安检等设备的优化升级也是今年快递公司投入的重点。这些投入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?刚刚过去的“双十一”无疑是对快递企业的绝佳检测机会。为了迎接这个电商狂欢节,一个月前各快递企业就开始积极备战,希望能够顺利通过这场“大考”。
联动方能共赢
快递物流咨询网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11日晚上22点,仅从淘宝网发向各快递企业的订单数量就达到申通1210万件、圆通1110万件、韵达1027万件、中通1020万件,邮政速递407万件、顺丰316万件……与去年同期相比,每家快递公司的业务量都出现了大幅增长。
“在如此巨大的业务量的考验下,今年还没有出现严重的快递点无序、失控问题,说明快递企业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比较充分的。”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姚建芳说,“快递公司会在每一次业务井喷中经受考验,变得越来越成熟。”
并非所有人的态度都很乐观。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分析人士担心,不仅今年双十一仍可能出现爆仓,未来三年内,快递“逢节必瘫”的现象都难以解决。
“一方面是因为电商的促销过于集中,为了冲销量,完全不顾快递所能提供的配套能力;另一方面,快递行业本身处于低水平竞争,没有旺季淡季不同和时效不同价格的机制,无法发挥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。”这位分析人士在采访中告诉记者。